【绝活专访】与其说是抢蛋糕,微信”一搜一看“更像是对开放平台的应对


这个月17号,笔者在半夜收到了iOS版的微信更新推送。

更新完毕后,依次点开”设置“、“实验室”,才看到新功能说明 —— 很明显这是针对小众玩家推出的测试,并不旨在推广,估计很多用户即便更新了6.5.8的版本,也根本不知道这个新功能的存在。

试用了半小时,觉得非常有趣:可以搜到好友平时在看什么。随即我去搜索了关于新版本的新闻,发现还没哪个媒体有具体信息,于是带着一丝期待洗洗睡了:毕竟微信除了红包和不温不火的小程序,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新玩法了,用户疲劳在所难免。

不出所料,一两天内有关微信新功能的文章已在网上泛滥,有个论调占据了主流:微信的一搜一看意在百度和头条。以搜狐的这篇:《看一看,搜一搜,微信一夜之间就囊括了百度和今日头条》为代表,似乎大家都猜测微信要开始“拳打搜索引擎,脚踹新闻客户端”了?

还有段子手做了张这样的图,就差”撸一撸“了。。。

闲话到此,”一搜一看“真的旨在抢蛋糕? 这种明显不过大脑、只从表象看问题的结论你都能忍? 我们还是讲道理摆事实,花个3分钟时间来分析下微信到底在想什么。

微信作为信息媒介的不同时间窗口

去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个广受追捧的论调:”微信红利期已过“,此时做公号等于找死。事实上不然,有这想法还是因为国人急功近利的积弊所致。

微信公号做了就收益的阶段大致是从2013底到2015年中,那时因为信息源少、各行业的公号都在建立阶段,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什么信息都是新鲜的,是主动关注公号的时间窗口,对于公号自然就是野蛮生长的阶段。

在这之后到今天,用户主动关注公号的热情大减,可以说取消关注的速度远远高于新关注;同时各行业领域的大号格局基本已经定型,想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非常之难。

因此对于传媒新手,这时去做公号基本上有去无回,但是——对于传媒老司机,他们此时介入操盘新公号并不是什么难事:papi酱、关八、咪蒙等等很多都是例子,他们建立公号的时间基本都在野蛮生长期的窗口之外了,为什么他们还能爆火? 都是传媒界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老司机。一句话,微信公号只是新工具,内容本身还是传媒属性,而要做出好内容,传统媒体人的沉淀和综合实力远超看似公众大号主流的90后。

回到微信官方来看,这是一个去粗取精把内容做精的过程,对于大号他们保留,对于可有可无的公号任其自生自灭,看似不作为的态度,实际上是让优胜劣汰的规律发挥作用,保留精华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开放平台出现后的博弈

然而,正当眼瞅着一切按照微信既定的完美剧本在走时,开放平台出现了,这对于微信无异于是个搅局,而且有危害其生态的风险。为什么有这么严重?

前几日”虎嗅网“的知名作者发文,从”前后向产品“的角度分析了一搜一看,文章观点独到陈述详实,但笔者认为:从前后向产品角度来看新功能的定位,或许少了些全局观:微信在2012年诞生之初,腾讯内部培训的关键词是”关系链“,而结果证明腾讯”关系链“的定位非常准确,运作的也特别成功 —— 每天都有7~9亿左右用户登录。

因此”关系链“一直是微信的根,后续的各种应用包括朋友圈,都是基于它的延展。而在摸索关系链的过程中,微信有意无意的成长为用户接收信息的第一接入点,而这个”用户“的基数是数亿之众,微信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信息源。虽然微信一直以很慢的节奏在开发这个最大信息源的红利(比如谨小慎微的微信推广),但无论如何这个最大信息源的地位是绝不容他人染指的。

微信能成为最大信息源,源自内容方面的UGC(用户生产内容)和PGC(职业生产内容),而微信公号自然迭代和开放平台出现的时间点重合,会导致一些PGC和OGC(生产内容为职业)转向开放平台。

以今日头条为例,虽然体量比不上微信,但也有3亿用户吧?这对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来说是不可能不去投怀送抱的,何况新开个获粉窗口也不会增加多少成本。而对于微信来说,其危害已经显现:现在用户的注意力已经被开放平台们分散了不少,有多少人现在看新闻看段子是通过打开今日头条而不是微信?加上头条的推送机制,能给用户个人定制化的信息服务,这一点微信以前是做不到的,毕竟公号天然封闭的局限性在那。

加上目前UGC内容的江河日下(朋友圈的好友信息实在已经不能看了,不是广告就是毫无价值的牢骚、晒照),微信再不保住PGC就会非常危险。

或许能成为自身局限下的信息定制服务

受限于原生的封闭生态圈思路,微信无法像头条、一点、百家等等开放平台那样给用户提供个人定制推送,但假如一搜一看能最终落实为面向大众的新功能,这或许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个人信息定制——看看自己关注的好友们都在看些什么,会不会也很有趣?

外界现在更多是把搜一搜和看一看分开理解,但假如从信息定制的角度来分析则不然 —— 看一看更像是随意浏览一下好友们在关注什么,是没有明确目标的;而搜一搜则是带着明确需求从好友关注过的信息那里寻找结果或者解决方法,能不能找到先不说,这本身提供了一种新的互动:你在朋友圈发”万能的朋友圈,。。。。。。“可能没人理或者要等一段时间,但很有可能你的问题之前就有人关注或者发布过了。

新功能引发的思考

1、WEO

这也是一个大号作者提出的概念,即:微信搜索引擎优化。这个名字自然是参照SEO来起的,后续对微信搜一搜看一看的算法和机制早晚会有破解,到时能不能衍生一个新业态,则取决于用户使用热度了。

笔者分别尝试了以前在百度上的两种不同搜索方法,在微信搜一搜上结果是一样的,而且搜索结果看起来不够精准,并不是我想要的目标信息。

2、电商引流和小程序窗口

你在搜索一款感兴趣的产品,结果看到好友已经做过的功课,甚至他的购买体验,这对消费决策的影响远远超过商家广告或者朋友圈小广告。假如能想到办法与微信自带的京东商城联动,则会极大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转化率。

同时这也为小程序提供了一个窗口,目前主观上的感受是子菜单太多,比如搜索”牛奶“会出现小程序,但点进去又是3个不同的小程序,我还得分别点击加以筛选,一般用户可能早已失去耐心退出浏览。

3、大数据获取模式

假如在头条看过”三俗“信息,下次打开就不可避免的会收到类似的推送,自己的这种嗜好肯定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毕竟面具不能摘。这只是个举例,目的在于说明类似的搜索引擎或APP有获取用户习惯的能力,但微信之前是没有的。

假如开一下脑洞,一旦微信开始分析用户兴趣点和习惯后,会不会开启微信推广的新时代?同时鉴于朋友圈当前UGC内容引起的用户反感,未来会不会开发出有选择的显示朋友圈信息这种个人定制功能? 一旦涉及用户习惯,想象空间就变得非常巨大。

等待官方的后续动作

当然,分析清楚结论后脑洞还是暂时打住,在没有看到具体的下一步动作前,微信官方接下去是大展拳脚还是试试水都是未知数,毕竟介绍界面里措辞严谨的提示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绝活专访原创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受访人和绝活传媒所有。欢迎转载并请注明出处。转载,素材、投稿请联系绝活专访小编(58557695)。

绝活专访编辑: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