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扎,这门民间绝活被他做“绝”做“活”了


    人家的作品是“死”的,他的作品是“活”的 虽是“纸片玩艺”,但摆上十年也不变形失色 纸扎是融剪纸、绘画、草编、雕刻、裱糊等工艺为一体的一项民间工艺,它是温州鼓词的重要烘托道具,也是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拦街福等民俗活动中常见的影子。小小纸扎,糅合了泽雅南屏纸、桑皮纸等多种温州传统文化元素。现在,全市尚有数百人从事这项活动,而民间艺人胡汉珍和他的班子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报记者 徐贤林 探营 家成了纸扎“博物馆” 采访胡汉珍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他和他的纸扎班子可以说“游走”不定,前几天还在瓯海藤桥,这几天突然就移师苍南龙港。前天,他回到永嘉县上塘镇前二村家中,被我“逮”了个正着。 现年48岁的胡汉珍不善辞令,但面对自己亲手扎出来的各路人物却有说不完的话,介绍起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颇有民间艺术家的风范。 胡汉珍领我参观他的住宅。我们逐层上去,发现这两间四层楼房已成为纸扎“博物馆”,几乎每个房间里都堆放着纸扎人物,神态各异,大小不一,令人目不暇接。 其中有两组非常有趣的组合,一组被命名为《董永遇仙》,另一组被命名为《李三娘磨粉》。胡汉珍将这两组纸扎作品接上电源,它们便活动起来,只见“七仙女”在织机上一手持梭一手压布双脚上下踩踏板在缓缓“织布”,董永则站在一旁折叠“锦帛”,他们的背后是那棵“老槐树”,这一场景将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入那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中去;“李三娘”则孑然一人在不怨不悔推着仿佛永远也无法停歇下来的“磨子”,一圈又一圈…… 胡汉珍的纸扎作品相比前辈们有了明显的突破,运用小马达等现代科技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的还是选材方面,前辈们选材较为拘谨单一,大多仅限于《南游传》里的人物,也就二三十个神像,而胡汉珍他们的纸扎则有《封神榜》、《西游记》等神话小说里的人物及《二十四孝》、《烈女传》等人物像。近年来,胡汉珍的戏剧脸谱人物像更是大受欢迎。胡汉珍说,纸扎过去最大的用场是为神庙唱灵经烘托场面,而今,诸如拦街福、宗族圆谱戏等较为喜庆的场面也用上此类作品。 纸扎融剪纸、绘画、草编、雕刻、裱糊等工艺为一体,同时以大量的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为支撑,艺人需要具备书法、绘画、造型、历史、建筑等多方面的知识。念书不多的胡汉珍自从事纸扎工作后,不断学习、琢磨,积累了很多知识,比如读《南游传》、《封神榜》等书籍,每读一遍,他都对书中的人物细加揣摸,使作品更富灵气。去年春,一位乐清退休教师看后说,胡汉珍的纸扎很有艺术性,不少作品还有现实教育意义。 演示 最后“开眼”,巾帼立马变须眉 胡汉珍的工作室设在三楼前间,工作室乱中有序,里头摆着几长溜纸扎半成品。 胡汉珍决定在我面前一献才艺。他选出一个最大的模具,重约10公斤。面糊是现成的,这种面糊由麦粉、粟粉按比例熬制成,主要是为了达到最佳的膨胀收缩度,确保纸扎不变形。连面糊都如此讲究,他的纸扎有“内容”,我想。 胡汉珍蘸了蘸刷子,然后提刷在摊平的一张小小的泽雅南屏纸上均匀地刷了几下。胡汉珍说,第一张纸是最为关键的,纸扎师傅的真实功底在刷第一张纸时便暴露无遗,糊要刷得均匀,湿度要拿捏准确,因为这第一张纸是整具纸扎的“胎”,“胎”畸形,整体便没有不畸形之理。 胡汉珍仔细示范,动作驾轻就熟。他说,做大纸扎的头部一般需要4层南屏纸,小一点的3层便够了,利用面糊变硬的周期,将南屏纸在模具上定型,一个纸扎头部框架便完成了。待纸模干透后进行上漆,上漆也极为讲究,不等第一次漆干透就要续上第二次漆,上第三次也是如此。 纸扎传统用纸只选泽雅的南屏纸。胡汉珍说,泽雅纸用竹子制作,纤维优良,不易变形,而有些人纸扎时也掺些旧报等纸张,常常一场民俗活动还没结束,纸扎便已面目全非。泽雅手工纸已成文化遗产,纸扎工艺自然成了文化的延伸。事实上,纸扎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直深受欢迎,福建莆田的纸扎还入选非遗。 胡汉珍接着描绘一个纸扎头像的脸谱,他开始描眉毛,眉毛有些纤细,弧形优美;嘴唇也小巧玲珑,甚是可爱。我疑此头像为女性,胡汉珍最后“开眼”,眼睛一描完,我才发现自己弄错了,这显然是一个男性头像,因为只有男性的眼神才是这样的。胡汉珍说,这是司马相如的头像。 纸扎的身躯是竹编的。胡汉珍拿出一具竹篾编的身躯,只见篾条的接头用一种白色的纸条缚扎着。这些纸条也不是普通的纸条,而是纯手工制作的桑皮纸,据说也已成濒危工艺,只有在专门的店里才能买到。不用线绳只用桑皮纸,考虑到的依然是定型和服贴问题,因为桑皮纸缚扎的纸扎摆放十年也不变型。 将头像与身躯连起来,装上饰品,套上衣裳,安上小马达,一具纸扎作品便宣告完成。 胡汉珍介绍纸扎工艺时有些云淡风轻,但我却从中听出从艺几十年的洗练凝重。 展望 或成温州民间工艺一朵奇葩 胡汉珍原先是个技术不错的油漆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唱灵经等民俗活动又在温州流行起来,唱灵经其实就是在神庙里唱温州鼓词,由于烘托现场的需要,纸扎这项销声匿迹多年的民间艺术又重出江湖。 胡汉珍的家乡有多名塑像师傅,纸扎功力很深,胡汉珍改弦易辙,拜其为师。由于有油漆工匠基础,学纸扎很快便入门。 1996年,胡汉珍有了自己的纸扎班子,几十个人分数个工作班子分赴全市各地。由于他善于挖掘人物形象,加上人家的纸扎是“死”的,他的纸扎是“活”的,他的纸扎慢慢成了“一绝”,受到许多人追捧,如瑞安许岙二月初二放河灯、市区水心七月十五中元节、瑞安曹村庆元宵等等,都少不了他的纸扎人物出场。跑遍温州山山水水的他也对全市民俗活动了如指掌,随意就能报出一大串民俗活动的名称和时间。 胡汉珍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纸扎几乎只在讲温州方言的地方有市场,西至青田温溪、南到苍南龙港,北到乐清虹桥和台州玉环。这也证明,纸扎确实是和温州鼓词紧密关联的民间工艺。 纯手工、工序繁杂注定纸扎不是一项热门产业,但胡汉珍认为,只要温州鼓词有人听,纸扎工艺便不会消亡。胡汉珍带出过一茬又一茬徒弟,学徒来自瑞安、永嘉,甚至还有江西等地。他说,眼下温州全市从事纸扎的专业人员约有200人,外围则达400人之众。随着工艺不断的完善,纸扎也许会成为温州民间工艺界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