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开垮6家店,现在卖煎饼年入2500万
一个煎饼,对一个市场来说,它的价值有多大?是街边四五元摊贩的价格,还是商场里面十几元的价格?市场给出的选择是,十几元的煎饼已经成为了市场可接受、并愿意为之付出消费行动的产品。
在成都,有一家煎饼品牌——煎饼道,煎饼道的创始人刘敏,在开垮了六家煎饼店之后,修炼出一身经验。
2014年开始,刘敏在成都开了第一家煎饼道。
对于这个街边巷尾都有的煎饼,刘敏做了改良,开发了中西结合的煎饼产品——其煎饼面皮采用传统的面粉与鸡蛋制作,其煎饼“内核”采用西式的沙拉方式,用丘比特沙拉,替代传统的酱料,用大量的蔬菜以及薄脆替代油腻的油条等填充物,最后辅以鸡柳、肉松、培根等各种附料,成新一代煎饼产品。
这一代煎饼与街边的煎饼相比,在鸡蛋、面粉、酱料等各种方面都有了升级。
在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大街小巷谈论话题的大环境下,刘敏固执的对煎饼的品质、安全以及服务进行细节的把控与升级,在外界都在研究如何进行产品营销时,刘敏深挖的却是产品的质量。因为刘敏始终相信:产品质量是本质,产品营销是助力。
在外人眼里,其创始人刘敏是2014年12月25日才开始涉足煎饼市场的,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试错了3年,关了6家店,才有了如今煎饼道11家直营店的规模。
2014年9月13日 刘敏在成都凯丹广场开了第二家煎饼道;
2015年1月18日 第三家煎饼道开业;
2015年7、8月 煎饼道的第4、5、6、7家店也相继开业,顺利入住了成都的各大商场美食城。
刘敏介绍,从2014年到2015年,煎饼道已从最初的1家店,扩展到现在的7家店面。每一家都是直营店。期间,不少加盟商找到刘敏,想要加盟,都被婉言拒绝了。
在刘敏看来,加盟确实是一种快速增长门店、提高收入的方式。但在不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任何加盟方式都要拒之门外。加盟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不好,抛开品质追求速度,伤的是自己的品牌。
当然,不排除未来开设加盟店的可能,但一定是研究出既保证产品质量,又保证店面受益的情况下,才会开放加盟权。
刘敏说:“如果创业是一个生发的过程,2014年之前那6家店就是在扎根。”
01
选址失误,商场没客流,
开垮了第一家店
▽
这家店是刘敏开的第一家煎饼店,当时选址于铂金城,完全被商圈宣传所吸引。那时候,铂金城宣称自己是在打造成都的“精英女人步行街”。
因为要做高端煎饼,针对的客群是精英白领,刘敏觉得铂金城宣称的定位太合适了。
然而,开店后刘敏发现:商场宣称的规划并没有什么卵用。当时铂金城每天的客流量才在千人左右,自己的煎饼最多一天才卖到50个,单日流水也才两三百元,根本连铺面都养不活。
由于商场的开发并不能够在短时间激活圈层消费者,完成既定的商场规划,刘敏在一个月后关店,撤离了铂金城。
02
开在大学边,一年三个月生意淡,
连着关了两家店
▽
其实这部分说的这两家店,都是盈利的,但由于潜力有限,刘敏果断关了。
事情是这样的:
结束了铂金城创业冒险之后,刘敏锁定了大学生作为目标用户。
刘敏将第二家店选在了成都郫县红光镇的西华大学侧门,做了个花车直通店。在开业第一天,营业额就有两百多。4天后,煎饼卖到一百个,加上当时豆浆饮品的售卖,单日营业额突破千元。
△
煎饼道成都店
第2家店成功之后,刘敏顺势又在西华大学后门开起了第3家煎饼店。
这两家店都受到了学生消费群体的追捧。而且两家店同时存在,也加大了煎饼产品对市场的培养和辐射,当时西华大学两家店的日流水达到了4、5千元。
这一次,刘敏在产品和市场定位上都没跑偏。但开店8个月后,他决定同时结束这两家店。
原因是,他发现成都西华大学商圈属于该城市的4、5线商圈,存在发展瓶颈:
一是,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
二是,大学每年会有3个多月的休假时间
这些都制约着店面的扩大发展。
在刘敏看来,煎饼是个主流市场产品,但主打大学生客群,这就等于在做一个细分市场。
刘敏并不甘于只做细分市场赢家。所以,在确认了这点后,刘敏选择了迅速撤离。
03
想发展多品类,合伙人不干,
转让了第四家店
▽
经过了第2、3家店的尝试,刘敏发觉,店铺选址是重中之重,因此,刘敏又从成都红光镇回到市中心。
这次,刘敏还调整了产品价格,煎饼价格从5元提升到6—8元。消费者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个价格。这一次,销售额在第三天就达到了两三千元。刘敏认定,好的商圈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还能提高客单价。
△
煎饼道的煎饼
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产品过于单一,于是便设计了一套可关联的产品系列,其中包含凉皮、汤粥、套饭等。但当时的合伙人与自己意见分歧。
于是开店6个月后,刘敏退股,将店面转让给了合伙人。
04
匆忙模仿,没想清楚自己的定位,
关了第六家店
▽
第五家店按下不表,先来说说刘敏的第六家店,只存在了3个多月。
刘敏反思,开这家店的时候就没想清楚。那时候他看到都可奶茶店在成都十分火爆,往往开在年轻人扎堆的社区或商场,他就参照都可奶茶的选址进行定位。
但是他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清晰的市场定位与选址策略,仅仅以对标的方式匆忙开店。开店后,发现消费业绩不尽如人意,日日亏损,于是尽早关店止损。
05
聚焦,升级第五家店,
连锁化了煎饼道
▽
△
第五家店:桐梓林店
桐梓林区域是成都的高消费人群集聚地。刘敏的第五家店就开在这里。他把产品和食材都做了升级,煎饼的价格也随之涨到了8—10元。
第六家店失败之后,刘敏重整旗鼓,回到桐梓林店悉心耕耘,锁定客群。但因为铺面不能支持他的升级规划,这家店最终也以关闭收场。
刘敏于2014年12月25日在桐梓林店原址旁,打造了现在的煎饼道,将其连锁化。
“未来,试错依然会继续,但只要可以将错误转化为下一个起点的经验,对于企业发展只会有利,不会有害。毕竟试错就像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刘敏总结。
◆ ◆ ◆ ◆ ◆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