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专访】传统中医如何对接移动互联网?
文/秦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投身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媒体等方式扩展渠道,宣传品牌。
中医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即便是国人,对于中医的了解也相对较浅。一些疑难杂症更希望通过西医来治疗,中医大多作为辅助起到调养、理疗的功效。殊不知,在一些特殊的领域,中医的治疗效果相比西医有过之而不及。可以说,中医缺的是需要更多的推广与普及。
不过在传统中医中,也有先见之明走出来的人士,今天介绍的这位中医师,在广州扎根20多年,医人众多,以疗效说话。如今他跨进互联网行业,微信粉丝从自己的病号累积起,将传统与新媒体良好对接,让更多人提高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对其功效、治疗领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具体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中医创业者 闻勇
闻勇,湖北随州人,闻氏医家第七代传人,1996年来广州,创立广州随安堂,执业中医师。
闻医生自称,自幼身患肾炎加之母亲多病,在祖父、叔父的教导下开始读诵《黄帝内经》、《易经》、《伤寒论》、《金匮》、《道德经》等经典。八岁伺诊,十六岁开始独立诊治病人,并多次寻访民间身怀绝技的医界奇人,治病不拘一格。
1993年,25岁的闻勇辞去三甲医院医师职务,南下广州创立广州随安堂医疗门诊部,以技取胜,短短两个月个人门诊量由无增加到每天三十余人。后来两迁诊所,每天门诊量在七十人左右。
2011年创立了广州市随安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随安堂国医馆院长。欲将践行传统中医作为自己毕生追求。
广州创业以技术制胜 一个月实现盈利
秦刚:闻勇医生,请问你为何在25岁选择离开故里南下广州创业?
闻勇:我生长在中医世家,有族谱记载起,初祖在清朝嘉庆年间开始设立堂号悬壶济世。我8岁开始伺诊,16岁临床治病,个性比较不爱受拘束。但在医院里面,开药受限制,治病人的方法也有一套规定,而中医很讲究辨证,并不简单的看体检的数据来说话,不是哪痛医哪。还有一个,医院里长幼有序,一个年轻人,看病的效果好,比较多病人找,会引起不满。我觉得自己的医学天赋受限。
一个人,应该活出自己的生命色彩,就如印第安或者澳洲原住民的孩子一样,在一定时间段,他们必须离开族群,独自上路,去接受考验。我工作一年后,也决定离开平时所依赖的医院系统,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秦刚:为何将创业地选择在广州?
闻勇:我走的是中医创业路线,落地的地方自然要与中医有关联。选择广州是偶然,一个在湖北看病的病号对我说,你可以来广州开馆,这里缺你这样的人,我便前来看看。发现广州有个现象,大街小巷凉茶店很多,中医馆也不少,而且广州人还常以药入膳煲汤喝。我便思考,这个城市既得风气之先,又将传统的中医文化保存得这么好,两者相辅相成,来这创业,有戏。
秦刚:你来广州创业多长时间开始盈利?
闻勇:初来广州的时候,我很简朴,资金有限,就在淘金路友谊商店旁边租了一个小铺,开始了第一步。第一个来的人,是一个街道的办事处主任,他是看病时随便在小买部买饮料喝,看见我,就问了我一句,小伙子会看啥病。我说都可以看一看。他觉得有点意思,就说,我三叉神经痛,一直没治好,现在还痛着,你能帮我止痛不?
我说可以试一试。先是把脉,然后点穴,推拿,我在动作的时候,他痛得哇哇大叫,几个来回下来,他不痛了,觉得很神奇,第二天,第三天,都来,之后一周来,带来了其他的病人,并告诉我,给我诊治之后,他一周都能安眠,于是他成了我第一个客人,也是第一个贵人,之后源源不断的带客人来,客人又口口相传,找我看病的人渐次增加。我原本抱着先亏半年的心理预期,结果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我就愈加有信心了。
二次创业梳理客户定位 价值一致的向上发力
秦刚:你现在的医馆在珠江新城,收费也有一定标准,你如何选择自己的客户定位?
闻勇:刚开始创业,来者不拒,而且规模小,可以走大众路线。但由于场地受限,中医不仅是喝几帖中药那么简单,因为临床,需要辩证,需将推拿、针灸等相辅相成,所以有一定积蓄之后,我就买下一个铺位,开始正式独立医馆的运营。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从用户角度来说,廉价的东西都不太珍惜。对自己的身体重视的人,愿意付出一定代价来换取健康的客户,才会珍惜,只有真正会尊重自己并尊重医生的客户,医生的建议才会听,也才真正能配合治好自己的病。而且,以前有些免费医疗的病人,也出现不理想的状况。
受了教训之后,我决定二次创业,我拿出很大一笔资金,在珠江新城开了一个上千平方米的诊所,一改原来小而平的形象,走中高端路线,并提高收费标准。
在这个过程,我思考,不必吸引每个客户的注意,只有那些对你感兴趣的,才是你的目标客户,也才愿意跟着你的思路一起玩。所以我将诊所搬到了珠江新城,我的收费有了一定的起点,能接受的,是我的目标客户。先让一部分人受益了,这一部分人,会向同样有需求及要求的人传播,面向中高端客户,这就是我的客户定位。
秦刚:接下来,你有什么发展计划?
闻勇:我在2011年注册成立了公司,我准备将中医产业化,除目前的看病,还有将产品、看病的绿色通道,培训等都产业化。在这期间,我对公司进行了组织架构的梳理,也开始构建自己的网站,并开通微信等互联网工具进行营销。
这里重点说说网站与微信的营销。现在的人看病,多数都还会有个习惯,就是上百度查,我开始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扩大影响力,并招聘相应的人,写一些应景题材的文章发表,先是在网络上占个位置。建设“随安堂”的品牌的网站,在上面比较突出的主打“克痛”的病种,让有相关需求的人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时,能看到网站有个大概介绍。
同时微信出来后,我也建立了一个公众号,加以宣传。
三次调整定位微信公众号
秦刚:你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加以运营的?
闻勇:我之前定位不清晰,主要总是写自己的治病经验,后来发现太专业了,少数很感兴趣的人才会对穴位经络等感兴趣,首先,我便分析阅读中医号的客户定位:
第一个环节,你能解决什么需求,面对什么样人群?
我的思考:来随安堂的人,身体有毛病,要面对的就是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可以愉快生活的人群。
第二个环节,你能解决这部分人群的痛点与需求去写他们喜欢看的文章,形成小型的媒体机构。
我的思考:这部分人的痛点在于:1,他们希望知道哪些生活会导致损害健康;2,身体如果出现某类现象,应该是疾病的起因,要如何防治;3,知道懂得一些原理,可以远离导致不健康的因素,可以自我把握健康。
定位好之后,我做了几个月,粉丝还是没有上去,我又做了二次调整,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看信息是碎片化的,受众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去了解一个事情,看一个内容。对做自媒体来说是有利的,重要的是,把你要讲的东西,通过几百字的内容发布。
第二,坚持原创,实在没有时间做好的原创,我看到好的内容转发,我一定要注明出处,让来我这里阅读的人,知道好东西从哪里来,他如何联系上原作者,这样,至少保证阅读的人,除了学到东西,他慢慢形成印象,这里也是好的东西的二次筛选处,自己可以省去寻找这类信息的麻烦,直接在我这里获得。
第三,微信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与互动,大家能通过微信进行交流沟通,能否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机制成为我的思考。我推出了微社区,24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访客问什么,第一时间去回答,尽量详细。及时响应、做好互动、点对点的沟通。
秦刚:你如可看待自己未来的发展?
闻勇:我觉得,人生在世一场,要对得起这场因缘,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的。我的使命便是行医,将中医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得到正确的治疗。其实未来能够掘金的团队,要有传统产业加互联网营销组合团队,行医门槛很高,如果在这里一门深入,当你独创一个领域的时候,一出来就是第一,只有第一才能够活得最好。
我只在医上一门深入做,而且行医,必须与时俱进,现在的人的体质,生活环境都在改变,用药,用技也需要与时俱进,我要在这一门深入的做下去,带出精炼的医师团队,利益更多的人。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也要招募志同道合的人,我主钻医术,他帮我运营,相应的营销手段,全面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采访后记(小彩蛋)
采访闻勇医生,我有几个感概。
第一,苦难才是学习生命智慧与经验最好的方式,闻勇医生在娘胎时,因为母亲突染急性肾炎影响了娘胎中的他,一出生患上肾炎,头三年辗转于三个三甲医院治疗,最后被医院宣布放弃的时候,爷爷是世代中医,用传统的方法慢慢养护,五年救回他一命,也因为这样的因缘,他学医的信心与毅力,要强于常人,禀赋也高于他人。
一个人,要在某一方面闯出一片天地,必需承受压力,闻勇自幼成长至壮硕期间,有了这么一段磨难,让他在学习体验时,走上了皇后囤磨之路。压力运用的好,是逆增上缘的助力;运用不好,是往下沉沦的推力。
第二,人要敢于旷野独行,老子说,荒兮未央哉,一个人,要敢于活出个人的生命色彩。接受教育只代表自己有求知能力,接受考验只代表自己有成长能力,接受指导只代表自己有学习能力。但是,空有能力在社群里叫嚣,卖弄自己所学的知识,讲几句有听似有道理的话,并不具有成长意义,离开所在的系统聚落,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把所学应用在自己的道路上,这是一个重要选择。
第三,跟上时代的灵活性。无论是在治病与学究上,闻勇始终与时俱进,他关注时代的变化,也关注到互联网的变化,虽然现在在互联网行业只是起步,但是能灵活做出调整,是一个人适应这个时代的必要条件。
转载、素材或约稿请联系绝活专访小编(5855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