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母双亡、遭妻子抛弃、兄弟背叛,却赚了近百亿身家,甚至还差点买下冰岛0.3%国土!
有一个人,
4岁时,他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愤而上吊自杀;13岁时,母亲因煤气中毒去世;
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上街要饭,流浪街头、饱受凌辱;
长大之后,他下乡、进北大读书,毕业后进入中宣部,后来又下海创业;
本来想着生活总算好过一点,却又遭遇发妻离去、朋友背叛等诸多人生苦难;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挺了过来,不仅赚得了近百亿身家,甚至还差点买下冰岛0.3%的国土!
“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学习愤怒的波浪精神。”为此,他甚至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了。
这个人,就是黄怒波。
悲苦的少年时代
1956年,黄怒波生于甘肃兰州。2岁时,举家随父亲所在部队前往宁夏支边。
1960年,为人耿直的父亲因和书记发生口角,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同年自杀身亡。
从此,孤儿寡母,母亲拉扯兄妹4人,生活艰辛。黄怒波记得,母亲整天没什么话,脾气急躁,一火起来就打他。他曾从炕上掉下来,因饿得没力气爬不上去,就哭起来了。母亲回家后见他哭鼻子,就把他拎起来打了两下。“我从小就缺少温暖。”黄怒波说。
为了养活一家人,母亲拉着板车去城墙挖土,一车土卖几毛钱。有一次城墙塌了,过了许久,才有人来将她从土中扒出。
异样的眼光,艰苦的生活,年幼的黄怒波知道,不论如何都要学会如何忍饥挨饿地生存下去。
他印象里很深的是,邻居是厨师,每隔一两个礼拜他会带一口袋肉骨头回来。骨头上残余着一些肉,还有骨髓。好多孩子就在那里等着,等厨师一扔下骨头就一哄而上地抢。他们用石头砸开骨头,吃里面的骨髓,哪怕有蛆在上面也无所谓。
再大一点时,他就偷公园的果子、偷田里的瓜、还捡子弹壳做废铜卖钱,他学会生存,并努力让自己好过一点。
在黄怒波13岁时,母亲在值班时不幸煤气中毒,卧病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从此,黄怒波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
“虽然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3个哥哥姐姐,但因为家境不好,父母都不在了,所以大家各有各忙,生活不容易,我并没有享受到被当作宝的幺子待遇。”这个身高1米90的汉子,谈及往事还是颇为伤感。
但比起饥饿和死亡,人性的残忍更像梦魇一样,缠绕少年时的黄怒波,令他终生不忘。“我们就是社会的底层,似乎谁都可以欺负我们。”
因为家里穷,又是“反革命分子”的儿子,班上谁丢了东西,老师总是第一个翻他的书包;同学们打队鼓,他只能在旁边看着干羡慕。至于红领巾这样的东西,更是轮不到他来戴。
曾经有一男孩嘲笑黄怒波没爹娘,愤怒的他试图用拳头来寻找自己的尊严。男孩打不过他,就让父亲一把把他抱住,让他挣脱不开,然后一砖头砸在他头上,把他砸晕。等他醒来,发现自己满头都是血,路过的人不仅没同情,反而说:反革命家庭的人,死了就死了。
被暴打之后,年少的黄怒波发现,只有拳头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武器。没有爹娘的他,成为了一个玩勇斗狠的少年。
因“愤怒”改名“怒波”
16岁的时候,黄怒波高中毕业,怀着命运何去何从的迷茫,骑了两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到黄河边。浑浊的黄河水一米一米地蚕食着堤岸,有些地方一点点地崩塌,土坷垃哗啦啦地掉。这让内心充满迷茫的少年深受触动。
“我这一辈子,要像黄河的愤怒波涛一样,永不停息。”这时候他还叫做黄玉平,他决意将名字改成黄怒波:“我要去插队当知青,我要和过去的生活诀别。我不是一个平静的人,我要愤怒。”
于是中学毕业后,黄怒波插队到农村做了知青。在这里,他得以摆脱被人批斗的处境,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在那段日子里,他们这些知青被要求一天挖四段沟渠,很多人挖个一两段就不行了,但黄怒波却能坚持到第三段,“虽然力气不行,但黄怒波有股不服输的劲。”
宁夏冬天的早晨很冷,夸张一点说撒泡尿都会马上被冻成柱子,但黄怒波每天三更半夜爬起来套车,往田里运粪。
后来他被任命为大队会计,但老会计不肯教他打算盘。于是黄怒波便自学起来,很快就上手了,甚至可以双手打算盘。
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生活,是黄怒波觉得最温馨的时代。那时,老爷爷、老奶奶给黄怒波做面条、揪面片、缝制大花被子,这让黄怒波开始信任人,相信人性。
之后,黄怒波开始读书、写诗,“我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残忍的现实世界,一个是书本诗歌的梦幻世界”。
命运之门已开
1977年,宁夏下来唯一一个北大招生名额,当时宁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女儿已经到北大上了四个月,因为群众上告,被勒令退学。于是这个名额最后给了通贵乡。
当时群众联名推荐了黄怒波,“黄怒波的条件最适合,有文化,会写诗,知青也干得不错,群众基础好。”
自此,命运之门对他仿佛洞开,从北大中文系毕业,进入中宣部,29岁就成为处长,而且是当时中宣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处长。
1977年,黄怒波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而在北大念书时,他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当时认识了一个女孩,那段感情是很单纯的,我还记得大学毕业后,我第一份工资大概是40元左右吧,我把一半都给了这个女孩。”黄怒波说。
这个女孩后来成了黄怒波的妻子,最初夫妻二人在北京和宁夏两地工作,之后,妻子调到北京,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但在官场如鱼得水的时候,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
结婚两年后,他的妻子提出离婚。黄怒波说:“我当时并不想离,因为我尝过没有父母的痛苦,我甚至要求妻子给孩子制造一个完整家庭的假象。”
但最终,很多事无法挽回,此后,黄怒波又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
放弃铁饭碗从商
当时他已是29岁的中宣部处长,仕途一片光明,但此时他却被契科夫的《小公务员之死》惊出一身冷汗。
“我想我这一辈子不能这么活,就做个官吏,我试试看离开中宣部还能不能活?”黄怒波说。他见多了官场上人在的时候众星拱月,人走的时候门庭冷落。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契科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为权势而战战兢兢,唯唯诺诺。
于是,黄怒波放弃铁饭碗,决定做属于自己的事业。
但进入商场后,黄怒波才发现生意原来不那么好做。他给人印过名片、卖过复印机、倒卖过钢材,从被人毕恭毕敬对待的国家干部,到现在遭尽白眼的小企业主,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1995年,黄怒波在中国市长协会下面的城市出版社当负责人,出版社遭遇各种变故,建设部允许黄怒波成立一个咨询公司,养活出版社三十多号人,这就是中坤公司的由来。
1996年,黄怒波随同朋友去当地参观考察。他一眼就喜欢上了那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古朴村落——宏村,中坤投资数百万元人民币开发安徽黄山宏村,修公路,建宾馆,黄怒波对古村落进行了整体规划改造。将它改造成度假性质的的山庄。
1997年,黄怒波赚到了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当时他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同学李明合作开发“都市网景”楼盘,通过房地产赚到他第一桶金5000万元!
在凭借“都市网景”赚了5000万以后,黄怒波把目光放在了旅游地产上,第一个项目就是安徽黟县宏村。
在一次聚会上,黄怒波的一位老朋友,当时担任黄山市黟县副县长,与黄怒波谈起当地的古村落宏村的历史人文景观保留得非常完善,邀请黄怒波到当地投资。
于是,黄怒波和中坤的同事们组成了一个调研小组,去当地考察参观。第一次考察后,宏村给中坤的高管们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他们到的时间是夜里,开了很久的车到了那里以后,周围黑乎乎的,没有人烟,包括当时的副董事长在内的高管都反对中坤介入这个项目。从商业价值考虑,宏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村内景色破败,看不到未来的投资前景。
但是黄怒波一眼就喜欢上了那里,打动他的是那800年历史的古朴村落,村落中的古建筑保存完整,如同水墨画般的灰瓦白墙,人工水系贯穿全村。
这样的景色,触动了黄怒波心中最柔软的诗人情怀,他坚持投资宏村项目。花费数百万元在宏村修公路、建宾馆,对其进行整体改造后,仅门票收入,中坤集团就每年进账数亿元。
2012年,黄怒波又因“收购”冰岛走红,冰岛处于北极圈的极寒之地,商品开发难度很大,黄怒波却想砸钱买下冰岛0.3%的土地,没点诗人的情怀,这种事可做不出来。
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黄怒波改买为租,但依然租下了冰岛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租期99年!
当然,光靠感性做生意只是一句玩笑话,背后少不了理性的思考。实际上,无论是古村落旅游还是境外度假区旅游,都十分火爆,这也是因为黄怒波看准了:旅游业和房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忠诚比能力更加重要”
黄怒波常说:“我总是被骗”。让他最记忆犹新的一次,是下属的背叛。
2002年,中坤正处上升期。有一次,黄怒波和一个生意伙伴闲聊,对方无意间问道,“老黄,你什么时候又弄了一个公司?”黄怒波非常吃惊,“没有啊!”他回去一查,不禁勃然大怒,“我感觉自己像被猴耍了!”
原来,他的几个老部下背着他转走了公司3000万元,早在几年前,就另成立了一家公司。
这几个人跟随他二十多年了。当初,是他介绍他们进中宣部从事司机、电工和行政等工作;后来,他出来创业,又把他们带了出来。黄怒波对他们十分信任,他们在公司担任总经理等重要职务,企业的日常事务都交给他们打理。可以说,黄怒波对他们比亲兄弟还亲。
这件事让黄怒波很沮丧,不仅是对朋友,更是对人性的失望。这种苦痛一度让他绝望。
但被骗的经历,让黄怒波在公司管理中养成了一套独特的用人方式:忠诚比能力更加重要。黄怒波也因早期的下属背叛,改掉了不少急躁、粗暴的家长作风,练就了如今外松内紧的用人风格。
慈善家黄怒波
2016年,黄怒波登上胡润百富榜,身家80亿元,全国排名438位。
但面对财富,黄怒波非常坦然,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钱人”,该享受一些特别的东西.更为难得的是,他一直在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007年,以1.87亿元捐赠位列2007胡润慈善榜第9位;
2008年,以1.96亿元捐赠位列2008胡润慈善榜第12位;
2008年7月,黄怒波在当年插队的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建立一所国内一流水平的幼儿园、一个高档次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具有回乡风情的农家度假区,以此回报当年父老乡亲的养育情;
2008年12月,黄怒波向西藏大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中坤—情系藏大爱心奖学金”;
2009年,以3.03亿元捐赠位列2009胡润慈善榜第9位;
2011年5月,黄怒波代表中坤集团捐资500万元在北大设立“北大-藏大对口支援基金”;
2011年6月,黄怒波向北京大学捐赠9亿元人民币资产,注入“北京大学中坤教育基金”。
对于自己的资产,黄怒波早已已经做好了安排:一半捐给北大,另一半留给员工做企业。
经历过最冷漠残暴的对待,也经历过最真挚淳朴的关爱,黄怒波并没有偏激地走向社会的反面,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番事业,并且以包容、行善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面对残酷的命运,有人自怨自艾,有人奋起反抗,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完全在于自己的一念之差。
文自新兴产业投资联盟,整理自前瞻网、凤凰财经、新商报、创业智库、中国慈善家、商界等